在水處理領域,余氯控制是保障水質安全的關鍵環節。作為消毒工藝的核心參數,游離氯濃度過高可能導致有害物質超標,過低則無法有效殺滅病原微生物。余氯電極憑借其精準監測與智能反饋能力,正在成為現代化水廠實現精細化管理的得力助手。
該設備基于電化學傳感原理工作,內置的參比電極和測量電極構成原電池系統。當水中存在次氯酸根離子時,會在特定電位下發生氧化還原反應,產生的電流強度與余氯濃度呈正相關關系。通過高精度模數轉換電路,這種微弱信號被放大并轉化為可讀的數字顯示值。相比傳統比色法或滴定法,這種方式具有響應速度快、抗干擾力強的特點,能夠實時反映水體中的有效氯含量變化。

在實際應用中,余氯電極通常與加藥泵組成閉環控制系統。以市政自來水處理為例,原水經過沉淀過濾后進入接觸池,此時在線安裝的傳感器持續檢測出水端的余氯值。若數值低于設定閾值,控制系統會自動調節計量泵的頻率,增加次氯酸鈉溶液的投加量;反之則減少供給量。這種動態平衡機制確保了管網末梢仍能保持低有效抑菌濃度,既避免資源浪費又保證殺菌效果。
校準環節對測量準確性至關重要。經驗豐富的運維人員會定期使用標準緩沖液進行兩點標定,同時記錄環境溫度變化帶來的漂移補償系數。某些型號還配備自動清洗刷,有效防止藻類附著造成的數據偏差。在游泳池循環系統中,這種即時校正功能尤為重要,因為人體汗液、尿液等因素會導致水質波動頻繁。
智能化升級進一步拓展了應用場景。新型復合式探頭不僅能檢測游離氯,還可同步監測pH值、ORP等關聯指標。大數據分析平臺將這些參數納入模型計算,預測不同季節、流量下的加藥策略。
從飲用水生產到工業冷卻循環水管理,余氯電極正在改變粗放式的水處理模式。它不僅是簡單的檢測工具,更是連接化學劑量與水質目標的重要紐帶,為水資源保護提供更可靠的決策支持。